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07章 说奇不奇(1)(1/2)

作者:洪门十一少
翌日早上,旭日刚刚从东方升起,六祖惠能大师起床后,本来想趁早回龙山。忽然,一阵心血来潮,身不由己地来到了不远处的佛仔墩上,找到当年在此种梅的工具,插梅枝浇水。

六祖惠能大师正忙着,忽然佛仔墩下传来一阵说话声。

“阿能哥,原来您在这里呀!”六祖惠能大师低头往下一看,原来是梁金辉和神会和茶园的员工找上来了。

“阿能哥,我就知道您在这里种梅呢!”梁金辉咧着嘴笑着。

未待六祖惠能大师开口夸他醒目,桂花、连惠、阿英、祝得仁、王天豹、王天虎、王王佳等洛洞村和云排村的乡亲来了。原来今天一大早,阿英就回云排村告诉他阿爹,“说六祖惠能大师回来了。”

消息不胫而走,二村寨的乡亲争相前来与久别的六祖惠能大师相见。

在人头涌涌的人丛中,只见有鬼才之称的祝得仁站在佛仔墩路旁通天大道那块大石上,挥着手大声地喊叫着:“六祖大师!咱们来看您来了!衷心感谢您,六祖惠能大师!”

“这个祝得仁转性了?怎么说起客气话来了?”六祖惠能大师觉得有些奇怪。

这人嘛,说奇不奇,说不奇也是奇:历来奸诈的祝得仁,有谁会想到竟然会成为名噪省城的破案高手。

这,还得从10年前一位妙龄少女丁玉莉在番禺大石镇突然人间消失的事说起。

丁玉莉是她爹娘的掌上明珠,平日听话,这次无缘无故失踪多日,一定是被人谋害了。

这让她居住地的老百姓过日子都提心吊胆,不得安宁。

而这宗沉冤铁案因广东巡抚衙门一位新的按察使到任又被翻了出来。

失踪的丁玉莉是这位新任按察使王金兴的外甥女。

王金兴到任后就下令,一定要将这已尘封10年的铁案查个水落石出,以慰解他胞妹一直备受痛苦折磨的心灵。

省城与番禺的查勘高手换了一批又一批,但都是空手而归,皆埋怨此案以前没有留下丝毫的线索。

陈大铗因打了几宗大官司,声名在外,又得他爷爷门生的推荐,成了两广总督伦文敦聘的“幕客”。

“幕客”有的充当总督的参谋顾问,有的分管某项具体工作,有的是署中高级办事人员或出谋划策者。

陈大铗便是总督的参谋顾问之一,所以跟省里一些官员和状师同行混得烂熟。

陈大铗见按察使王金兴要侦破那宗历史悬案心切,便大力推荐祝得仁,说他虽然是一位状师,但有心计,分析问题有过人的才智。祝得仁若然前来查案,或者能够破掉这宗历史悬案。

因此,祝得仁这个并非官场的状师,就“走马上任”来了。

按察使王金兴这次配给祝得仁的助手是有多年抓捕经验的巡检冯习样。

冯巡检见到祝得仁的第一反应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发泄出心中的怨气:“我们省城,人才济济,破案高手如云,一个个雄心勃勃而来,在番禺地域进行拉网式的明察暗访,最后都是灰溜溜地离开。一来二去,为查此案已先后换了十多批人。10年多来的呕心沥血,10年来的劳民伤财,却是半点线索也找不到。你想破案后得到按察使的赏钱可比登天还要难呀!”

祝得仁坦言自己的心迹:“我从新州县来到番禺这里,并不是为了几个钱,而是要让死者沉冤得雪,杀人者受到法律的严惩,这是我人生的一份责任。”

冯巡检的脸皱得好像苦瓜干似的:“我干这一行已经二十多年,亲手侦破的案件起码超过五百宗了。我陪同人来侦查这宗悬案已经是第三次,动用了我所有的朋友和手下去调查,别说真凭实据,甚至连一点儿的线索也没有。”

“如果侦破的路子不对,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也是徒劳无功的。”祝得仁却是满有信心,“你是个办案老手。我这次和你在一起,可能会将这铁案破掉。”

冯巡检:“我们从何处入手呢?”

祝得仁口气肯定:“案件在那里发生,就从那里入手。一切的调查取证都要悄悄地进行,别过度张扬,切忌打草惊蛇。”

冯巡检:“这次我们打算打扮成什么人呢?”

“扮作商家佬,”祝得仁早已心中有数,“所以我们去办这案时,不再带随从去。这次委屈你一下,暂时扮我的助手吧。”

冯巡检:“好,这次我听你的。”

番禺是珠江三角洲有名的鱼米之乡。辽阔的大地上,水网纵横交错,桑基鱼塘一片连着一片,鱼塘的基围上有的还种有芭蕉树。

祝得仁穿起长衫马褂,头发梳得光亮,打上发蜡,黄丝蚁仔也爬不上去,手指戴着金镶玉戒指,脚下的牛皮鞋擦得亮澄澄的,一副商人的打扮。

冯巡检身穿棕色长衫,脚着平底轻便布鞋,肩背一个黑色布袋,扮作祝得仁的随从。

祝得仁与冯巡检以给酒楼采购货品为名,在番禺大石镇丁玉莉失踪地附近的各个村走访,早出晚归,一连走了五六天,却是一点线索全无。

晚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