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06章 惊喜连莲(7)(1/2)

作者:洪门十一少
之后的几年,石门茶园肩并肩带领着全体农户一路高歌奋进,当初小小的一间茶场,已经变身成为“新州县天露山石门茶园集团有限公司”,成长为一个区域性品牌。

阿妹在公司的这些年,集团公司茶业的规模继续扩大,但农民的种植技术仍不足以使公司发展得更好更快更稳定。

为了确保合作挂钩户取得的经济效益,阿妹与阿爹不谋而合,两人默契地意识到:公司要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种茶技术,而且要先行。

然而,阿妹与阿爹的想法并没有得到我的认同,因为,引进科技意味着大成本的投入。

这一次,又是阿爹坚定地站在了阿妹的背后,顶住我的反对压力。在阿妹与阿爹的坚持下,公司很快便建起了漂亮的每个单位一房一厅的“专家楼”,准备筑巢引凤。

几经周折,阿妹终于成功邀请种植茶树相关专家,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加盟集团。这一年,阿妹毅然拿出公司5%的股份换取对方的技术支持。

无疑,此后公司的发展,证明了与专家的合作,为公司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动力。

专家的加盟使公司的发展如虎添翼。请专家前,公司年纯收入是30万元左右,可请专家后,年纯收入马上达到70万元以上。扣除3.5万金请专家费用外,净赚66.5万金。这个成果,让原本认为自己太吃亏的我心悦诚服。

从此,阿妹在集团内的威望日益高涨。

“那后来,您阿妹又怎么样了?”神会不知就里,鬼使神差一般,竟问起了六祖惠能大师一见到梁金辉就想问而一直避而不敢问的这件事来了。这真是:那壶不开提那壶了。

梁金辉见问,猛地打了一个颤,向着田排村那个方向凝视,过了好一会,才“唉!”地发出一声哀叹,痛苦地看向六祖惠能大师,终于忍不住把埋藏在心里已久的话对着六祖惠能大师抖了出来——

怨只怨,阿妹心慈本性善良,助人为乐,她明知王天豹喜欢她,追求她,托三姑六婆上门向阿爹提亲,都遭到我妹拒绝。但这个王天豹不死心,借口说他想开一间丝绸纺织坊,请阿妹帮他策划一下。

阿妹经不起王天豹的再三恳求,最后还是把伯母教她的那套纺织技术传授给了他,帮他办起了王天豹丝绸纺织坊。

就是这个王天豹,得寸进尺,又死缠烂打要阿妹帮他牵线搭桥,和合浦县那边李老板合作共赢……

如果不是这样,阿妹也不会在一次坐船返回途中,遇上十二级台风,也不会杳无音信了……

梁金辉说到他妹妹遇害这里,一时悲从中来,喉头哽咽,“呜呜”地失声痛哭起来……

神会忙不迭地向梁金辉道歉:“金辉叔,恕神会年幼无知,触及到您的伤心事了。”

“非关您事,请大师不要自责了。”梁金辉安慰了一会神会后,又说,“这都好像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谁承想,我们都成家后,我家媳妇生了个儿子,王天豹家的媳妇生了个千金,长大后,我们由仇家变成了亲家。”

“怪不得一见到阿英,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那次你们两个村寨因我放生了梅花鹿,发生争执,那个手执钢叉指到梁金莲眼眉头的那个王天豹来;又见阿英穿着的衣服的布料挺眼熟的呢。”六祖惠能大师感慨地说。

“阿能哥、神会大师!我们往前走吧。”梁金辉适时地说。

“金辉叔,您是我师父的义弟,请不要再叫我大师了,叫神会或叫阿会,这样更亲切一些。”神会谦恭地说。

梁金辉道:“好、好、好!就叫阿会,叫起来又顺口,又亲切。”

天门茶园的每一处,每一棵花草树木,似乎都有故事,都深藏着底蕴深厚的禅宗文化神韵。

六祖惠能大师无意间发现,天门茶园石道沿线栽种的都是以菩提树为主打特色的树种,便开口问梁金辉道:“阿辉贤弟,为何这石道沿线栽种的都是菩提树种呢?”

梁金辉道:“阿能哥!是这样的,当时在天门茶园石道栽什么树种这个问题上,开始时,我和阿爹、阿妹都是想种梅花树的。谁知就在当晚,阿妹做了个奇怪的梦,她梦见一位长者对她说,五十多年前,有一得道高僧以菩提明镜的偈语向世人展示出他对禅宗最高境界的领悟;五十多年后,有一高僧又以“菩提明镜”的字眼追忆一代宗师和他的哲学典故。因此,阿妹提出从天门茶园石道沿线改种以菩提树为主打特色的树种,供游人漫游时欣赏石道沿途风光,亲身体验天门茶园浓厚的禅文化氛围,让人在不经意间悟出禅机妙理,找到内心深处久违的快乐。

“让人在不经意间悟出禅机妙理,找到内心深处久违的快乐”?这句似乎虚无的话,竟然使六祖惠能大师也在不经意间悟出了“看破、放下、自在”的禅机妙理,内心豁然开朗,顿时放下了刚才困扰着神会无意中的一问,问来令人扫兴的烦恼,找回了往日的快乐。一如眼前石道旁边那密密丛丛含蕾吐蕊的花草,有人欣赏它要努力地开,没人欣赏它也要努力地开。“锦衣夜行,孤芳自赏”,又何尝不是美好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