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神秘而来的调查组11(2/2)

作者:黄晓阳
他,自己不操心。

彭清源说,你其实可以炒一炒的,股市里有很多哲学。

唐小舟说,这个说法新鲜,我第一次听说。

彭清源说,你不相信?我给你举个例子。股市里一只股票,就像现实社会中

的一个人。从一九七八年改革开始到现在,中国走在一个大牛市里,所以,绝大

多数股票,都是大牛股。也不排除有极少数股票,或经营不善,或意外灾害,或

其他原因,走得不好。但这类股,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股,就算某一时期走势

偏弱,总体来说,还是在上升通道中,回报极其丰厚。

唐小舟说,这种说法,我早看到过。虽然大家都认同,可是,让你拿,你就

是拿不住。毕竟,你对它的未来无法把握。

彭清源说,这里有个水涨船高的问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再举个例于

,你炒股,买进一只股票,这只股票曾有一个时期高举高打,股价不断走高。但

是,股价不可能永远走高,总会走走停停,涨涨跌跌。股票下跌或者滞涨,你该

怎么办?两种办法,要么抛出去,要么继续持股。抛出去,你可能买别的股,也

可能持币观望。买别的股,你可能继续买错,又买了一个下跌股,结果又亏进一

大笔。当然,你也可能买对,买了就涨,赚一大笔。持币观望?你同样有风险,

假如所有的股都在涨,你手里没有股票,就把行情踏空了。由此可见,卖掉,似

乎并不是最好的办法。那么,你就持股吧。可持股也麻烦,接踵而来的,可能是

没完没了的煎熬,周围所有的股都在涨,就是你这只股没涨。那种滋味,实在是

太难受。经常玩股的人,都会说一句话,要耐得住寂寞,忍常人之所不能忍。

唐小舟说,首长你这话太深刻了。我听说,有很多人炒股,忍了几个月,最

终忍不住抛了。抛了第二天,这只股就涨了。

彭清源说,听说所有的股都有庄家,出现你说的情况,肯定就是庄家在考验

散户的耐心。这有点像我们的组织部门考验一个干部,必要的时候,可能将一位

同志放到各种环境去锻炼、考验和观察。有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那是考验,还

以为你彻底没戏了。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几个人同时被列为提拔培养对象

,几个月过去,大家认为最可能被提拔的那个人名落孙山,相反,大家认为只是

陪衬的那个人,却被提拔了。大家对这种情形不理解,纷纷指责提拔有黑幕,或

者某人有靠山,有些话会更加难听,说某某某其实没水平,只会拍马屁等等。人

们分析的几种情况,都有存在的可能,而更大的一个可能,只是在这几个月时间

里,组织部门一直在对这几个人进行全面考察,其中只有一个人,通过了所有项

目,获得了最高分。而这种可能,恰恰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

整个晚上,彭清源都像是在和他聊大天,东一句西一句,根本没有一个主题

,包括后来有关股票以及耐性的那一段话,唐小舟都认为,他其实是在暗示王宗

平,责成唐小舟转告王宗平,需要保持信心和耐心。

事后唐小舟仔细地回忆过这次谈话的每一个细节,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彭清

源找他,只有一个目的,打听王宗平的近况,并且暗示他,自己很看重王宗平,

希望他能够保持足够的耐心。再深入地想一想,又觉得事情不应该如此简单。王

宗平是彭清源什么人?他们都不认识,甚至都没记住王宗平的名字。既然如此,

他为什么会对王宗平表现出如此热心?

如果不是对王宗平过于热心,那他的目的是什么?仅仅只是无聊,想找个人

说说话?

以唐小舟对官员的了解,他们的时间极其宝贵,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

明确目的性的。正如唐小舟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有多余的时间可以虚耗一样,官

员们的年龄比他更大,对于时间的紧迫性以及行为的目的性,应该比唐小舟强烈

得多。他认定,彭清源叫自己来吃这餐饭,绝对不会是无目的性的,而从他们之

间的谈话来看,彭清源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自己,更像是为了唐小舟。

唐小舟的感觉是,彭清源想向自己说几句话,他已经说了,自己却没能明白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