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2章母亲的担忧(1/2)

作者:逍遥狸猫神
半个时辰过后,晚宴开始了,关于捐款的事也谈好了。

等郑瑢回信,红侯带头捐款。

其他贵族和富商不可能不捐,朝廷也会尽可能救助受灾百姓。

刘纯这个时候才来到崇宁殿,刚才正在陪着太子妃。

“她有没有好些?王宫之中的太医令难道就治不好她的病。”

刘注觉得这些太医令医术太让人失望了,每天吃的药只能稳住病情。

“听说红侯府有一位医术高超的女医师,不如让她来给小珣诊治。”

刘纯觉得这也是最后的希望了,一个多月前就请来了长安太医署的太医令。

“章,你写封信给红侯府的女医师,让她来楚王宫一趟。”

顺便给他诊治一下,他也听说赵慈医术高超。

他不清楚儿媳得了什么病?无论是楚国的医师。

还是从长安那边请来的太医令,都无法治好她。

曹曹珣的身体一直很孱弱,刘注下定决心请赵慈过来。

“叔父,我已经让人回红侯府请赵医师过来。”

刘章让徐缯回红侯府给他母亲和陈韵送信,回来的时候把赵慈带过来。

最快两三天内到达彭城,如果是在二十二世纪。

开车行驶三百多里的路程,也不过是几个小时。

就算这个时代走官道,再好的马车,一天最快能走二三百里。

这要考虑天气和路况,太子妃目前的病不会危及生命。

“该多久能到?”刘注问刘章。

“大概两天左右,还请你们耐心等待。”

傍晚时分,陈韵正在田地里视察。

前几天蝗虫被消灭很多,他认为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这几天一直带人查看田地虫害情况,田地里的农作物保住了。

张望每次都能在田地里跟她相遇,这让陈韵有点厌烦。

张望有时候目光看她很久,陈韵真的担心哪天会被他突然欺负。

这几天他带好几个护卫在身边,陈韵看到远处一个女子骑着快马向这边过来。

陈韵仔细看,骑马的女子是徐缯。

他身后还跟着一匹马,他用了半天的时间才回到红侯国。

徐缯骑马来到陈韵身边,等会跟她一起返回红侯府。

“缯儿,郎君可安好?”

陈韵还是挺关心刘章的,也知道他在那边不会过得不好。

“郎君一切安好,郎君让我回来送信,我们先回红候府再说。”

陈韵点了点头,随后上了马车,徐缯下马也跟着上了马车。

那两匹马跟随马车一起返回红侯府,陈韵看他脸上的汗水未干。

陈韵拿着手帕帮她擦汗,徐缯坐在马车里休息。

过了几刻钟,他们一起回到了红侯府。

徐缯把信给她了,还有一封信是给郑瑢的。

郑瑢收到儿子的来信,看了信中的内容。

他让母亲跟陈韵商议一下,捐一些粮食和钱帮助周边几个县受灾百姓。

这次会号召一些贵族和富商捐款,红侯府要做个好榜样。

“章儿要捐钱捐粮帮助受灾百姓,我也很支持的。韵儿,你觉得咱们该捐多少?”

“阿姐,郎君在信中说了。让我与你商量,不能捐得太多,也不能捐得太少。”

至于多少合适?那要根据红侯府库存来决定。

捐得太多了,得到的是好名声。

这样一来,可能会遭人嫉妒,不要低估了一些人的想法。

捐得太少了,他们觉得红侯府太吝啬。

以前都是红侯府主动帮助受灾的百姓,这次跟以往不同。

也不知道其他富商和贵族愿意捐多少,红侯府也好有个参考。

“不如让曲阳侯国也捐一些钱和粮食,帮助那些受灾百姓。”

徐缯向他们提议,就不信曲阳侯国还像之前那样一毛不拔。

“缯儿,章儿有没有说什么时候捐?”

或许她儿子有自己的想法,也能让他们心里有个数。

“郎君说越快越好,他让我听听你们决定捐多少,我好回去给他回信。”

“不如这样吧,我们捐一百石粮食,另外再捐一万钱。暂时决定捐这么多,根据后续情况再决定是否追加捐助。”

陈韵在心里盘算着,一百石粮食那可是一万两千多斤。

一万钱能购买六十多石粮食了,他们红侯府捐得够多了。

如果只捐十石粮食,那就显得太少。

若是捐一千担粮食以上,那又太多了。

红侯府的钱和粮食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笔支出都要精打细算。

既然是捐款,这根本就不能得到巨大利益回报。

顶多被那些百姓称赞,被朝廷发诏书夸奖。

应该不会得到朝廷的实质奖励,陈韵说的捐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